赏菊花,读诗词,领会菊花精神。在重庆少年菊
发表时间:2025年10月27日浏览量:
10月23日,重庆市第27届菊花艺术展在南山植物园开幕。重庆南岸区南山珊瑚实验小学大队委的学生们漫步在花海中,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“探索植物王国,守护绿色未来”金秋菊花班活动,了解生物多样性,在菊花的凶猛中领略大自然之美,陶冶练功心智。
照片提供
“这里有很多菊花!” “它们的树枝上挂满了花籽!” 23日上午,南岸区南山珊瑚实验小学“小植物探索团”的学生走进南山植物园,立刻被种类繁多的菊花和创意十足的菊形景观所吸引。
“这个‘蜂窝’真漂亮。”在领导的带领下在南山植物园植物科学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们想出了一个菊花形状,上面写着“回家”。
照片提供
据参与该作品创作的西南大学学生代表介绍,该作品由六面木结构组合成巢,围绕着一个故乡,像一个回到巴渝温暖土地的游子,在菊花深处追根溯源,触摸木质纹理,感受拒绝的温暖。徜徉其中,激光窗犹如时光万花筒,映照着山城的旧记忆和新事件。每一步都是与人们的互动对话。
当天气恶化时,抬头仰望,就能看到曼陀罗风动装置在悬挂的树枝上轻轻旋转,以傲然的姿态指引着老友之家,清脆的声音就像在抱怨,仿佛乡愁被风压碎了。克里桑的诗主题、木结构、风铃交织出根与远方的对话——植根于温暖的土地,以一颗包容万物的心,筑起一个有形的巢穴,容纳无尽的乡愁。
照片提供
“你看,这里有一本‘书’——《香谱》。”穿行在菊花海中,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菊花景观的另一种形态。
照片提供
据植物学老师介绍,《群芳谱》最初是明代植物学家王向金编撰的。它是一部中国古代植物百科全书,堪称植物文化的瑰宝。花景以古籍封面为框架,很有新意。
照片提供
当我们到达菊花精品展区时,学生们驻足惊叹于盛开的菊花在风中翩翩起舞。植物科学老师告诉学生有五类根据花瓣的形状来划分菊花。如平阀型、勺阀型、管阀型、桂花阀型、异形阀型等。其中,匙形花瓣型花是介于扁平花瓣和管状花瓣之间的中间类型。花冠基部的融合部分比扁平的花瓣长,花瓣的尖端像勺子一样展开,称为“勺子”;管状舌状花具有管状延伸;桂花属舌状花,花瓣扁平,或1-3轮匙形或管状花瓣。
照片提供
看完菊花,学生们回到了南山植物园的教室。班会上,同学们在左盘老师的指导下,通过画菊、赏菊、讨论菊,探索了菊花的更多秘密。
”。
菊花泡水后有什么味道? “香”、“微苦”而“甜心”同学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。
照片提供
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体验,老师拿出了刚泡好的菊花。先看颜色,再闻味道,喝了一口,说道:“闻起来很香,水的颜色微黄,味道微苦微甜,有一股辛辣的味道……”
每个人都分享了自己的感受。左盘老师说,菊花中含有菊粉等物质,具有药用价值,而且味道略带苦味。然而,苦味过后,却是微甜的味道。
“东篱下采菊,不停歇见南山”。 “不是我爱菊花胜过花,而是花开的时候就没有花。”课堂上,当老师与学生分享文人写的菊花时,有学生说:“我觉得读完这些美丽的句子,我感受到了虽然看不见菊花的等待。”
“其实,古人之所以喜爱菊花,不仅是因为它的外表,更是因为它的苦乐参半的味道和深秋傲雪的精神。”班会结束前,左攀老师对同学们说,希望大家在经历了寒冷的秋天后,都能像菊花一样美丽地绽放。
左攀老师表示,这次沉浸式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互动中加深了交流,也让大家通过现场观察和亲身体验,更多地了解了菊花的奥秘。我们希望同学们在大自然中学习,在体验中成长,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播下“守护绿色未来”的种子。 (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)
WS68FC65DEA310C4DEEA5EE286
https://cq.chinadaily.com.cn/a/202510/25/ws68fc65dea310c4deea5ee286.html
版权保护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多媒体信息等)版权归中国日报网(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(北京)有限公司)独家使用。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,禁止转载和使用。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:[email protected] 
